第九十一章 旧时行规
封九山咽咽口水,看看身边的杨明子,说道:“明子,要不你来吧。”
杨明子挠挠头,四下张望,装作没听到。
封九山心中暗骂,又不敢出声,黑脸也涨成了猪肝色。
刘风华倒是yi脸不解,自从这个孩子出来,这局面貌似就不是在自己掌控当中了,自家这两位艺人怎么那么怕那孩子啊,刘大老板很纳闷。
反观连城这边的人是大出yi口气啊,尤其是杨三和林正军,两人脸上全都浮现解气的快感,再没有之前出殡的那种丧气感了。
何向东站了起来,yi拉椅子,直接说道:“来吧。”
见躲不过去了,封九山咬咬牙,硬着头皮坐在了椅子上了,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身边还有虎视眈眈的yi群人,他都快崩溃了,这算是个什么事啊?
来盘道也是有规矩的,被盘的艺人就像何向东有yi套说词,他要是说不出来,盘道的人就会把他吃饭的家伙和今天挣的钱都拿走。
但要是说出来了,就跟何向东这样,他可以选择不理盘道的人继续说书,也可以把折扇醒木和手巾yi摆,等对方来解。
对方也有yi套说词,解开了这几样东西,他要帮着说完yi场书,挣的钱都是给对方的,他要是不懂这里面的规矩,折了鞭了,他得赔偿人家yi天的卖艺钱,所以盘道这种事情没本事的人是来不了的。
封九山拿起桌子上的折扇,看了何向东yi眼,咬咬牙结结巴巴说道:“yiyi块yi块醒木为业,扇子yi把生涯,江河湖海便为家,万丈万丈波涛不怕。”
放下折扇,在拿起手巾放置在左边,右手拿起醒木道:“醒木能人制造,未嵌野草鲜花,文官武将任凭它,入在三臣门下。”
右手拍醒木:“啪。”
何向东轻笑yi声,故意看着封九山朗声说道:“你要帮场就好好说啊,把我们观众恶心跑了我可跟你没完啊。”
听到这话,杨三顿时就憋着坏笑了,轻声对方文岐说道:“东子太坏了。”方文岐也没好气的轻哼yi笑,脸上都是戏谑的笑意。
果然,何向东话音刚落,还没等封九山开口,观众就暴动了。
“下去,谁他妈要听你的啊?”
“滚蛋。”
“浪费老子半天时间,还要说书,说个屁啊,滚蛋。”
“退票。”也不知是谁喊了yi声退票,结果全场齐声高呼退票,那气势,震惊山河。
封九山的脸当时“刷”的yi下就白了,他哪儿见过这场景啊。
何向东倒是淡定的很,他们说相声的观众就没有不起哄的,就拿喊退票来说,yi晚上他们不喊个几十次,他自己都睡不着觉。
何向东看着封九山,责问道:“你说这怎么办?”
封九山羞臊的差点没找个地缝钻进去,他还从来没被观众这样轰过呢,脸上涨红,也不敢再待下去了,从兜里拿出所有的钱往桌子上yi方,抱拳说了声:“抱歉。”就赶紧跑了。
杨明子也是如此,拿出兜里的钱yi句话不说,捂着脸就跑了。
“吁”观众嘘声再起。
风华的人就剩老板刘风华yi个人了,他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他都没弄明白这是怎么yi回事呢,自己人就都跑光了。
林正军笑笑,戏谑道:“哟,刘大老板,您买了票了就继续听相声呗,我们连城的服务可周到了。”
“你”刘风华用手指指着林正军的鼻子,却yi句话都说不出来,见事已不可为,yi甩袖子便愤而离去了。
林正军还在后面喊:“有空常来玩啊。”
听到这话,刘风华被气的在门槛上磕绊了yi下,差点没摔倒了。
“活该。”林正军暗骂yi声。
这场风波总算是过去了。
何向东也是松了yi口气,他回头看着师父,想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方文岐对他点点头,意思是这场书就由他说了,毕竟他前面自己说了杨三是帮他暖场的,这总不能打自己的脸吧。
很快台上的人就都下去了。
何向东在台上向观众致歉,稍微解释了yi下前面生的事情,观众也很大度地表示了谅解。
然后何向东这小模样就坐在椅子上,开始了他人生的第yi次说书,三国的第yi回,幸好张阔如教过他yi点,他算是知道yi些,不至于在台上露了怯。
杨三和方文岐也没走远,就在进场门那里看着,方文岐是越看越惊,这何向东虽然说得不怎么样,但是这架势套路的确不跟他们俩yi样的。
“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学的评书。”方文岐大惑不解。
杨三称赞道:“你还别说啊,东子这三国说得倒是有那么点架势啊。”
“恩。”方文岐心不在焉地应道。
杨三叹了yi口气,继续道:“今天要不是东子,我这张老脸可就丢尽了,你说现在怎么还有人拿那种老规矩说事啊,唉,真是的。”
方文岐抬起头,皱眉说道:“你说东子是什么时候拜的张阔如?”
“”杨三yi阵无语,敢情自己的唠叨对方yi句也没听到。
旧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行规,没有师承门户是不能入这yi行的,也是不允许从事这yi行,否则是会被同行打压排斥的,不说艺术类的,就连剃头匠也是如此,你没有师承门户,同行来盘道的时候,就会把你的剃头挑子拿走,让你无法再做生意了,所以盘道也叫携家伙。
当然了,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行规就太野蛮了,也违法了自由竞争和劳动自由的原则,所以被时代抛弃了也很正常。
但是凡是有利必有弊,这种行规也不是yi点优点都没有的,先yi点你拜师入了这yi行的家谱了,也就变成自己人了,会得到很多便利的。
拿相声来说,你拜师了入了相声家谱了,你以后到外地卖艺,临时遇到情况,生病了或者怎么样了,你可以去当地找说相声的同行,报上师承门户,现是同门中人,他们就会帮助你的。
那时候经常是会有大辈组织自己和徒弟们,开始表演挣钱,把挣来的钱都给落了难的同门,这叫义务戏,尽管他们从来都没见过,以前也没有交情,但还是会这么做,这是规矩。
还有就是你到别家的园子剧场想要搭班表演,就算你本事不行,人家不收你,也会给你盘缠让你离开的,这都是有门有户的艺人的待遇。
在以前虽然行规很重,但人情味也是很浓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