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过江(1/2)

大涪众将官,按照杨明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出击,利用营地外的防护设施,进行防御。

尽量减少己方士兵的损失,但同时最好又能消耗敌人的力量。

杨明手下的这些将官,跟随杨明多年,也知道他的作战风格。

这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和敌人进行应硬拚。

兵家有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两败俱伤的打法,是杨明最不倡导的。

他喜欢在战场上使用一些策略,以最小的代价,给敌人最大的伤害,才是杨明最喜欢的作战方式。

杨明的这种统兵理念,也得到了他手下众将官的认同。

所以在楚军连日来猛攻大营的同时候,大涪这些官员约束自己手下士兵,无论对方怎么挑衅都不要轻易出击。

好好利用,营外的各种设施,抵御楚军的攻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日。

这一日,攻城的楚兵来得特别早,天都还没有大亮,他们已经远远地大声叫喊着,向大涪的中军大帐发起攻击。

中军大帐是胜王杨明帅帐所在地,这里的防守等级非常高。

楚军攻击的力度虽然很猛,但是他们依然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攻击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楚军见无法顺利攻进敌营。

在领兵将官的指挥下,潮水一般的退了下去。

这种情况,守在营寨中的大涪将官们也不意外。

因为前几日里,楚军在进攻大涪营帐的时候,往往在攻击受阻的时候,他们会停下休息一会儿,然后再重新组织,再一次发起进攻。

但这一日,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这些进攻的楚军撤出战场之后,却久久没有再次发起攻击。

感觉十分奇怪的众将宫,派出士兵前去查看。

却发现这些楚军,居然向后方撤离了,大涪众将官,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中军帐中的杨明。

杨明也觉得十分奇怪,叫来了他手下一些将官,和他们一起分析楚军此次行动的意图。

“胜王殿下!

既然楚军往后方撤退,那我们就应该趁机派出大军追击敌军。”一个将领向杨明建议道。

“楚军现在粮食也充足了,过冬物资也送来啦!

他们怎么会突然撤军?

这其中一定有诈,我们可不能上了敌人的当。”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站了起来,向营中众人和坐在上手的杨明拱了拱手,大声说道。

“楚军已经被我们打成了惊弓之鸟,纵使有点埋伏。

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我们应该马上出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又一名武将将桌子一拍大声说道。

“当初他们在撤出,旬阳城的时候,我们也曾派兵追击。

遭到对方的伏击,损失不少士兵。

这件事大家这么快就忘了吗?”一名官员又站起来说道。

“于鲜也是统兵多年的大将,能够成为楚国的统兵大元帅,同样的计策应该不会用两次吧?”又有人站起来说道。

杨明坐在上手,看看下方争执不下的众将官,皱了皱眉头,轻咳了几声,下方立即恢复了安静。

见众人恢复安静,杨明说道

:“各位说的都有道理,那么这样。

我们派出士兵,跟上去看一看,如果敌人的阵型十分凌乱,就说明他们有埋伏,故意想引我们前去追击。

反之,如果他们阵容整齐,说明他们还在防着我们追击,这样反而证明他们没有埋伏,我们就可以追上去打杀一番。”

出去侦查的士兵很快回来啦!

他们向杨云报告到,对方撤离的士兵阵型凌乱,并且行军速度十分慢。

听到这一情况,杨明笑道:“这于鲜,又想用这一个办法,我们 怎会上两次当,通知各营士兵,守在营内,一步也不许外出。”

与此同时,楚江江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各种船支,它们正忙忙碌碌地将扶风城的楚兵和各类物资运往楚江西岸。

于鲜站在码头上,回头望着扶风城的方向。

放弃扶风城,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下决定的,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楚王赵元让的时候,楚王的回信让于鲜十分感动。

即使他打了败仗,楚王还是对他一如既往的信任。

放弃江东边这么大一片土地,包括这偌大一座扶风城,都没有怪自己半分。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于鲜不难想象,楚王在朝中会遇到多大的阻力?

但即使这样,楚王赵元让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支持自己的决定。

此时的于鲜,感动的同时,心中“士为知己者而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大多数的楚兵已经成功渡过河去,包括扶风城里一些贵重的物品也运送到了楚江东岸。

甚至连扶风城中的一些大家族,带着他们的资产,几乎全部撤到了楚江东岸。

手下的将领已经催了他好几次了,催促他赶快上船,尽快到达楚江东岸,这样才能完全脱离危险。

但是于鲜却始终没有上船,一直望着扶风城的方向。

他心里记挂的是那 五万主动请缨,参与进攻大涪军营的士兵。

于鲜自认为这一次的计策,用的挺不错,这五万人应该没有多大的危险,但是迟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于鲜的心里还是没有底。

虽然这五万楚国勇士,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参与了这个任务,但如果他们真正把命丢在了楚江西岸,那自己将如何去面对,这五万勇士家中的亲人。

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声响。

不一会儿,一队士兵出现在众人眼帘,随着这队土兵越走越近。

于鲜终于看清他们手上拿的楚军的军旗,再过一会儿,遍能看清楚他们身上楚军的战甲了。

于鲜站在一座大船的船板之上,仔细的观察着,这一队疾驰而来的楚兵。

见这所有士兵阵容齐整 ,看来不像是受到袭击的样子。

等队伍再往进走一点,看了看人差不多月有四五万人,人数也没有怎么减少。

于鲜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直悬在心口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什么?

你是说二十多万楚早全部撤到楚江东岸去了?”听到前方斥候传来的消息,杨明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于鲜这几日故意强攻大涪军营,原来他早就打定主意。

要放弃扶风城,放弃楚江西岸这一片土地



然后施展瞒天过海之计,让二十多万楚军全部撤回楚江东岸。

想到这里,杨明懊恼万分,这十多年来,他打了无数次胜仗,经常算计别人。

没想到,今日竟然被这于鲜算计了,让他手下二十多万楚军安然无恙的全部撤回了楚江东岸。

想到这里,杨明立即带领大涪军队向楚江岸边行去。

到了楚江江畔,只见江边一片狼藉。

江面上也漂浮着各种丢弃的物质。

而这时,江边和江面上,没有了一个楚兵,也没有了任何的物资。

而远远望向楚江的对面,大队大队的楚兵正在那里集结。

还有一些楚国老百姓,也拿着行李,正在岸边向远方行去。

看到这一情景,杨明和手下众将官懊恼万分,没想到就这样让楚军全部撤走了。

要是他们能早一两个时辰到达这江边,趁敌军渡江之际,向他们发动袭击,一定会斩杀大量楚兵的。

可是,他们却白白浪费了这样好的机会。

虽然现在的楚兵,与大涪军队只有一江之隔。

但这楚江,是楚国第一大江,江面宽阔,江水又十分湍急,乃是横跨楚国东西面的一道天险,此时想跨过楚江攻击敌人谈何容易?

无奈之下,杨明只得带着手下众将官,以及二十来万大涪士兵,向被于鲜放弃的扶风城行去。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来到扶风城。

只见此时的扶风城,再没有几日前楚军严阵以待的情景了。

此时扶风城的大门大大地敞开走,城墙之上,没有一个手持兵刃的楚兵。

只有一些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的的楚国百姓,在城墙之上来回走动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