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两手(1/2)

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两手

粤海县第七届人大换届选举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代表选举阶段,第三阶段为召开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阶段,第四阶段为总结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已经于二零零一年七月中旬完成,按照计划,第三阶段应于二零零一年十月中旬开始,可是由于粤海县原县长王山川忽然间调到了省里,赵长风以从中原省被交流到粤海县担任代县长,粤海县第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也相应延迟到二零零二年三月底召开。

按照计划,粤海县第七届人大换届选举第三阶段,也就是召开第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阶段工作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是做好会前准备工作,提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建议,报告给县委;筹备大会的工作机构,分别进行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

第二,在规定时间内召开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听取和审查听取和审查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

听取和审查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

2、选举产生县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正副县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3、选举出席海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结束后,要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县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推动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和决定的贯彻落实。

随之而来的就是粤海县第七届人大换届选举的总结阶段,也就是第四阶段。

主要就是写出换届选举的工作总结,填报各种报表。

整理文件,立卷归档等等。

对赵长风来说,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三月二十五日召开人大一次会议后,选举产生县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这一步骤。

赵长风必须全力保证县委常委提名地候选人顺利当选,尤其必须赵正代县长董金坤顺利把前面的代字去掉,成为粤海县正式县长。

一旦出了个闪失,不但影响以赵长风为首的粤海县县委新任领导班子在粤海县干部群众中的威信。

更会让上级领导对赵长风这一届县委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从表面上看,相比起以往历届人代会,第七届人代会召开的前夕显得格外风平浪静。

随着粤海县本地干部两大核心人物段志魁和钱云枫的倒台,粤海县那些习惯了围绕钱云枫和段志魁转的本地干部们仿佛成了一盘散沙,再也聚不起来。

可是暗地里有没有人兴风作浪,谁也不敢保证。

听了莫日根关于两会情况地汇报,赵长风不置可否,只是问了一句:“老莫。

你有什么看法?”

莫日根仔细想了一下,回答道:“老板,我看无非是上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

赵长风没有说话,而是盯着莫日根。

用目光鼓励莫日根继续说下去。

莫日根得到了赵长风的鼓励,信心大增,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说了下去:

“对下面这一手,我们要时刻密切关注着下面的动静。

看看有没有什么私下里搞什么活动,如果能够提前知道,我们就能把不安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顿了一顿,看了一眼赵长风的脸色,莫日根才又继续说道:“对上面这一手,最好是能请一位市委主要领导过来坐镇,最好是能把陈书记或者苗市长请过来督导换届选举工作。

有他们在,那些粤海本地干部再厉害。

也不敢出什么妖蛾子。”

赵长风微笑着点了点头,莫日根的想法和他地想法是不谋而合。

赵长风本来也就是这样打算,控制好下面人大代表们的动向,一旦有什么异常举动,提前采取针对性的行动,避免到选举日当天措手不及。

至于海州市方面,按照惯例,是会派一位市领导下来坐镇粤海县。

督导粤海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如果能够像莫日根所说的那样。

请陈天贵书记下来或者苗晓市长前来坐镇,那些粤海县本地干部及时心中再有想法。

也不敢搞什么名堂。

毕竟如果粤海县换届选举出了问题,那作为亲临现场督导换届选举的市领导地脸面就荡然无存。

“好,老莫,这几天你就辛苦一点,多注意一下下面的动向,有什么情况要及时向我汇报。”赵长风说道:“至于海州方面,我这边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请苗市长亲自到我们粤海县来指导换届工作。”

“老板,我这边会注意的,只是……”莫日根迟疑了一下,说道:“是不是请刘局长……毕竟他是……”

“我正有这个打算。”赵长风点头说道:“老莫,你注意你的,刘局长这边我也会给他交代地。

双管齐下嘛。”

莫日根又请示了几句,这才退出了赵长风的办公室。

赵长风又想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翻出了新任公安局局长刘大江的电话号码拨打了过去。

刘大江正在局务会议上意气飞扬地作着讲话,见到是赵长风的号码,连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把手机贴在耳边,里面传来赵长风威严的声音:“刘局长吗?

我是赵长风。”

刘大江听到赵长风的声音,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下一哈,轻声说道:“赵书记,是我,您有什么指示?”

“你抽时间过来一趟吧,我有点工作要和你谈一谈。”

“好的,好的。

赵书记,我马上去。”

放下电话,刘大江腰杆立刻挺得笔直,他看了一圈会议室内地副手们和党组成员们,潇洒地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说道:“同志们,长风书记有点紧急任务要交给我办,今天的会就先到这里了。

相关议题我们抽时间再讨论,大家看好不好?”

副手们有些羡慕地看着刘大江这位新班长,有些人还在心中暗自感叹,同样是粤海县的本地干部,为什么只有刘大江能够在段志魁和钱云枫倒台之后依旧吃得开,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小赵书记跟前地红人呢?

只是同人不同命啊。

还有些人心中暗想,看来这个做官也跟下围棋一样。

至少要有两个眼啊,这样才能左右逢源,在官场上成为一条活龙。

如果只有一个眼,不管看着声势多大,终究不过是一条死蛇而已。

那么这个刘大江是什么人呢?

他怎么会当上粤海县公安局局长呢?

刘大江也是土生土长的粤海县人。

司法学校毕业后分配回粤海县法院,从基层做起,最后做到粤海县法院院长。

按照刘大江这个岁数,能考上中专。

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刘大江内心里也把自己看成文化人,在骨子里跟段志魁、钱云枫这些部队转业回来的军队干部有隔阂,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大老粗,所以平时也和段志魁走动,但是并不十分紧密,勉强算是段系干部的外围成员。

而段志魁也不怎么习惯刘大江骨子里那种酸腐地文人气息,只是看在刘大江也是粤海县本地干部大前提下。

多少也照应刘大江一点。

这次粤海县政坛大地震,段志魁、钱云枫、常自鸣、李胜年等一批重量级人物纷纷落马,让上级领导对粤海县地官员很有一些看法。

所以这次粤海县出现的很多职位空缺,都是从上面空降下来地。

但是具体到公安局局长的人选的时候,海州市领导在征求赵长风的意见时,赵长风却推荐了原粤海县法院院长刘大江调任粤海县公安局任局长。

那么赵长风为什么会推荐刘大江担任粤海县公安局局长呢?

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赵长风认为公安局局长人选对粤海县治安形势影响举足轻重,所以需要一个了解和熟悉本地情况的干部出任公安局局长。

在这个时候,李尚银向赵长风推荐了刘大江。

他们两个都曾经是段志魁身边的人。

平时私交不错。

赵长风听了李尚银的推荐,又详细了解了一下刘大江的情况。

知道刘大江这个人虽然是粤海县本地干部,但是风评尚好,作为段系干部中地一员,刘大江能够在这次政坛大地震中全身而退,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至少刘大江没有什么经济问题,否则这次政坛大地震他也逃不过去。

尔后赵长风又把刘大江叫过来谈一次话,发现刘大江还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干劲的人,最后就同意了刘大江出任粤海县公安局局长,当然,只是公安局局长,政法委书记和县委常委这两个职务,刘大江暂时是不可能兼上的。

赵长风同意刘大江出任公安局局长,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比如有一个原因就是安抚粤海县本地干部惶惶的人心。

钱云枫、段志魁、常自鸣、李胜年等人地垮台,对粤海县本地干部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冲击,在他们潜意识中,难免会以为赵长风不仅仅是针对钱云枫、段志魁这些人的,而是针对着全体粤海县本地出身的干部地。

而把刘大江安排到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上,就等于是告诉这些粤海县本地干部,这一切只是就事论事,钱云枫、段志魁的倒台只是因为他们贪污、走私等等罪过,而不是因为他们是粤海本地人。

刘大江也是粤海县本地人,为什么就能够走到公安局局长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大家都明白,但是绝对都不会说出来的,那就是赵长风让刘大江出任公安局局长,实际上是“盘活”粤海县干部资源。

为什么说“盘活”粤海县干部资源呢?

就那粤海县公安局局长来说,无非是从粤海县本地提拔,或者从粤海县以外其他地方调过来。

但是从粤海县以外其他地方调过来,赵长风最多只能盘活一个干部资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