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2/2)

昭公大君于昭城隕落,特遣臣來長安敬告。”

天子亡曰崩,諸侯亡曰薨,神亡曰隕,這是洛陵的特殊之處。

太后哀聲道:“悲呼!”

劉徹同聲哀道:“諸夏擎天之柱崩塌矣!

朕哀之,宜當遣重臣前往昭城吊唁。”

皇室派出了堪稱豪華的吊唁使團,使團的正使是大漢宗正,滎陽王,隨行的還有三位諸侯王,列侯十二位,新任大將軍淮陰侯作為使團的衛護,使團的人數不下三百位,還帶去了大量吊唁的錢貨寶物。

劉徹是個體面人,他知道到時候前往吊唁的王侯一定很多,他的目標就是皇室的排場絕對不能讓王侯壓下去,所以直接上了王炸。

“昭公神人一體,傳朕旨意,定四時主為八主之首,為昭公加封為王,朕以天子之尊,命群臣商議昭公謚號,務必上合蒼天,下服庶民。”

群臣接到這道旨意之后想都沒想就準備上“經天緯地曰文”,這根本就不需要思考的,但卻沒想到被洛景制止了,“伯父生前曾說,若是謚‘文’定要阻止,還請諸位臣工再行商議。”

這一下就讓眾人犯了難,最后還是賈誼讀懂了洛陵的意思,洛陵知道皇帝一定會給自己加封為王。

“文”最好的解釋就是“經天緯地”,從洛新得到了“文”的謚號之后,再加封為王之后,文王就變成了漢王朝的臣子最高的追封加追謚。

文王再好也是臣子的謚號。

但是洛陵一生都沒有做過臣子,昭公國是外藩國,以后的昭公或許是天子的臣子,但洛陵不是,他是唯一的大君,和天子并列的二圣之一!

“吾知曉有一個謚號未曾使用過。”

賈誼遲疑道:“裁成天地曰圣,睿智天縱曰圣,神化難名曰圣,通達先知曰圣,備道全美曰圣,窮理盡性曰圣。”

“裁成天地,睿智天縱,昭圣王,昭圣王!”

洛景拍掌笑道:“正合伯父的天縱之才,我同意,諸位臣工呢?”

自然沒有人反對,只是所有人都在心中暗忖,“昭”字就連天子都要避諱,這到底是正常,畢竟素王上皇是老天爺,當兒子的避諱父親是正常之理,現在昭公洛陵用了“圣王”,以后“圣”只有皇帝才能用了,臣子又少一個謚號。

劉徹大筆一揮同意,謚號的結果便向著天下各個郡國傳去,洛景帶著謚號的結果返回昭城。

昭城之中擠滿了人,隨便一塊石頭砸下去都能砸到一個列侯的車隊,毫不夸張,除了皇帝在長安舉行朝見大典之外,再也不可能有比現在的昭城權貴還多的時候了。

人世間的紛紛擾擾就像是過眼云煙,姬昭望著世界源源不斷涌現的生機,輕聲長嘆道:“原來如此!”

昭圣王諱陵,洛氏子,四時主也。

陵幼時性謹慎,不喜言人過,洛人皆言,此為賢君之相。

惜哉,洛亡矣,公室加冠上者,皆死難,陵攜公室麟子出奔天南,避世不出。

始皇帝崩,陵奉素王上皇命而出,以眇眇之身,合天地之造化,掌天下之氣運,呼風喚雨,驅策雷霆,諸侯奉命,共克暴秦。

陵據素王上皇之威,并諸侯盟主之望,項王遂請陵加冕,天命既定,陵居昭城,楚漢之爭不見焉,及高祖立,陵復冕之。

陵受昭公之位,又封四時主,歲歲國祭,萬千黎民往而拜之,生而稱神者,素王上皇以降,唯此一人。

陵心通明,璨若琉璃,不染塵埃,畫策出計,隨而為之,聯結諸侯,二三言語,項王之傲然,高祖之英識,猶折而垂首,其智計深刻,由此可觀之。

贊曰:盛矣,人間之神不世出也!

古之圣王,生而為皇、帝,崩而為靈,上古有神人相通者,帝顓頊以降,絕地天通,禹湯之業,可稱神圣者寥寥,及素王上皇開天布道,四時主執道顯化,方知上古之盛也。

——《史記·洛昭公世家》

二合一,這算兩章哦,下午更新算加更,另外發單章是為了改善心理狀態,噴一噴有利于心理健康。

不過昨天很多書友說的很對,就不該看,對了,如果單純評論沒了,那不是我刪的,應該是系統抽風,如果是我刪的,我會連帶禁言,所以只要還沒被禁言,就不是我刪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