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49章 烟消云散(1/2)

药品食品监督局。

领导们看着手里的报告,都生出一丝荒谬之感。

这一次他们检查了市场上最主要的几款解酒药产品,除了少数的几家,其他的全都不合格。

不是产品有问题,就是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总之达不到合格的标准。

尤其好几家所谓中成药配方的解酒药,本来以为他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没想到情况更糟。

所以,从这份报告来看,将会有一大批解酒药产品会要求停售、召回并整改。

“这一次,我们的检查只是选取了市场上目前销量比较好的解酒药产品,还有许多地域性的产品并没有进入坚持检查范围之内,如果检查工作全面展开,相信情况会更糟糕一些……”

会议室内,有人向领导们进行着汇报。

领导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好好管起来,恐怕将来会出现“苏丹红”、“三聚氰胺”之类的大事。

“该处理的就处理,从严从重,不能姑息。”

这是领导做的指示,底下的人会根据这个精神来进行处理。

同时,领导还说:“这件事情要配合宣传来做,可以和中央空调电视台沟通一下……有些事情不能光靠我们,还需要向老百姓普及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对解酒药市场有所了解,这样接下来全面性的整顿才能更好的推进下去。”

微微一顿,领导指了指报告上的其中一处,说道:“想不到这个叫做千杯少的产品,虽然受到举报最多,可它反而是市面上最好的解酒药产品。

我看它的一些检测出来的数据,都可以使用国药批号了。”

就算没有领导重点指出,所有人也都看到了千杯少在检查报告中的靓丽表现。

完全的中成药成分,不论是药品本身,还是在生产过程中,都没有任何问题。

最重要的是,它在解酒方面的能力,绝对是其他解酒药所没有的。

想不到因为它牵扯出来的一场举报,最终却是它一枝独秀起来,这倒真让人有点意想不到。

……

很快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公告,宣布了一系列解酒药厂家的产品不合格的事情,并作出了处理。

中央空调新闻、焦点访探、经济半小时等节目,都或长或短的报道了解酒药市场,尤其焦点访探,正对事件做了整整两集的专题报道,把所有解酒药市场的“混乱”都梳理了一遍。

“根据记者的了解,通常不合格产品,最多的是由于以下四种原因。”

“第一,水分偏高。

主要是因为药品包装不严引起的,在储存和流通过程中引湿所导致。

水分偏高会使得药品稳定性下降,导致药品水解等……”

“第二,装量不符合规定。

属于生产工艺的不足……”

“第三,产品霉变。

许多中成药在储存、制备、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会因为受潮霉变……”

“第四,二氧化硫残余。

中药材容易起虫,为了杀虫、防虫,商家会使用硫磺熏制中药材……”

节目很最末,还特地点了一下千杯少的名字,说它是市场上少有有效果的解酒药。

虽然只有那一句话儿,可是却足以让千杯少扬名,也为千杯少澄清了市面上那些不好传言。

就好比之前南万日报所发的那篇文章,质疑过千杯少,但是经过这两期焦点访探的播出之后,南万日报彻底是失声。

因为,他们质疑的千杯少不但没有问题,还得到了焦点访探的正面夸奖。

同时的,他们夸奖的那一款所谓老字号的解酒药居然出了问题,出现在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不合格名单里。

这等于脆生生的往他们脸上刮了一巴掌,实在有点把他们打蒙了。

……

这个时候。

广南省的著名药厂的办公室里,气氛一片沉重。

药厂厂长拿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公文,脸色比锅底还黑。

他实在没有想到,原本为了打击千杯少这个对手而设的局,到最后不但没打击到对手,反而打到了自己打了身上,这一下等于给自家的品牌泼了一盆脏水,再也洗不清了。

他的目光,在办公室里的所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终于,停在了原料采购的负责人身上,直接把手里的公文丢过去:“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原来采购负责人一直战战兢兢,这时候连忙苦着脸道:“厂长,这件事情我也不知道会这样啊,我们采购原料的几家供应商,都是合作了很多年的老人,我真的不知道他们会干这样的事情。”

这一次,药厂产品的问题,就出在了二氧化硫残余上。

那些药材原材料的供应商,为了杀虫防虫,使用了硫磺熏制药材,造成了药材上的二氧化硫残余过量。

用硫磺熏药,这些自古就有的。

毕竟想要保证药材的保存时间,是很困难的。

而硫磺熏药的危害也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轻微。

不过,摄入二氧化硫,毕竟是会有危害的,尤其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病人,危害更大。

二氧化硫摄入过多,可能损害肠胃、肝脏等器官的健康,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药厂为了防止原材料环节出问题,对于一些常用药材,一直坚持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一些少用的药材,则和“知根知底”的供应商合作。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出问题的,居然是这些“知根知底”的供应商。

药厂厂长狠狠拍了一下桌面,对那采购负责人道:“到了这时候,你说不知道?

平时他们请你吃饭喝酒、给你塞好处的时候,你怎么没有不知道?

现在出事了,你就说不知道,你躲得掉吗?”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没吭声。

采购负责人是药厂厂长的心腹,一直跟着药厂厂长的屁股后转悠的,可看现在这样的情况,药厂厂长大概是要弃车保帅了。

否则药厂出了这样的事情,说白了还是药厂厂长用人不当的责任,把这么重要的采购位置交给了他自己的心腹,最终闹成这样,这个锅该谁来背,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采购负责人也一脸土色,他大概也想到了自己的下场。

昨天晚上还被人请到最好的会所里去晚了一晚上,一大早就被厂里匆匆忙忙的叫回来,却是大祸临头。

他的脑袋还有点不清醒,可是结果显而易见,就算他再不清醒也想得明白。

他这时候不敢说什么,更不敢自辩,因为他的小命就捏在药厂厂长的手里。

如果药厂厂长这时候说要查他,那他可能就不是丢掉饭碗那么简单了,分分钟要坐大牢。

而且,如果他这时候帮着药厂厂长把锅背下去,就算一时掉了饭碗,将来也能再走厂长的门路,把位置和工作要回来。

所以,他已经做好了咬牙硬吃这一锅的打算。

药厂厂长继续大发雷霆:“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对我们药厂的声誉造成多大的影响?

现在还只是解酒药,我们其他的产品呢?

它们到底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你觉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下来不会查吗?

一个不小心,我们药厂的百年品牌可能就要毁于一旦……”

听着厂长的话儿,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一点。

药厂是百年老品牌,旗下的产品很多,他们的解酒药虽然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很多,可却并不是他们的拳头产品。

毕竟解酒药的市场也就那么多,在政府有意的宣传下,普罗大众都知道解酒药的药效不大,接受度也不高,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迎来一波销售旺季。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所面临的的,并不仅仅只是解酒药出问题以后,对品牌造成影响。

他们的原材料环节出现了问题,而这些有问题的原材料,已经使用到了他们其他的产品上,所以他们的产品分分钟有可能全线出现问题。

这样的情况,就很麻烦了。

他们的其他好多款产品的铺货量远比解酒药更广,销量也大。

一旦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要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检查,他们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陆续收回来,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已经是砧板上的肉,无法动弹了。

除非他们要在全国范围内,直接让所有的产品都下架、召回,进行处理。

这样做的动静很大,对他们的声誉的打击更大。

同时的,这里面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让他们难以承受。

所以,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就此打住,不再检查他们的其他产品。

他们从现在开始重新把原材料的安全抓起来,等市场消化完他们已经铺出去的产品后,他们就不用担心了。

办公室里,众人商量出这么一个折衷的解决方案,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不想让药厂伤筋动骨,他们只能寄托于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手下留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