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帝(求月票)(2/3)
「安敢杀我妻儿。」
姜远挥舞兵器,把那忠心的暗卫劈砍做一团烂肉,方才止主,然后徐徐呼出一口气息,于是心中那良心不再痛。
他抬起头,看着远处的天地,呢喃道:「孩儿,你不会怨为父的,那是皇位,是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位置,为了这刚位置,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你也会帮为父的,对不对。”
「你不会怨恨为父。」
至于那美人,并不在他考虑之间。
他已经忘记那个人的模样。
因兹于此事,姜远是以痛定思痛,将别院美人皆是排查一遍,只是这样的事,终究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密不透风,还是传出,于正史之中,有所记录。
【远,弥自矫饰,后庭有子皆不育。】
这是青史之中的春秋笔法。
皇室之子,有而不育。
若非被杀,便是被流。
又说,姜远在数年前开始,就已经【悉屏匿美姬于别室,唯留老丑者,衣以缦彩,给事左右:屏帐改用素,天下百官以为他不好声色)
二皇子姜远,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
由是声名籍甚,冠于天下。
而姜高却并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
他更看重实际的事情。
朝堂之上,甚至于是京城附近,二皇子姜远的支持和民心,都隐隐约约要超过了姜高,而这一日,魏懿文在处理完朝堂事情之后,被太师姜素相邀而来。
姜素的府邸颇为素净,有名将之肃杀,却没有太多的奢侈享受之处,魏懿文入内,见太师姜素独自烹茶下棋,棋局之上,厮杀地极剧烈,是整个天下之局。
魏懿文定了定神,往前走去,笑道:「太师,好清闲!”
姜素淡淡道:「算不得什么清闲,只见天下兵戈。」
魏懿文看这局面,也想到了如今的天下,现在已算是深秋,姜万象之逝对于整个朝堂和应国人心的影响仍旧还没有消散过去。
魏懿文道:「有军神姜素在,我大应犹自可以立足天下,可以高枕无忧了」
姜素却摇了摇头,声音肃穆沉静:「不能了。」
魏懿文惊。
姜素伸出手解开衣裳,他的身躯健硕勇武,却多有伤口,这些都是他历战所得,都是旧伤了,可是胸腹之处,却有极为挣的刺穿伤口,即便是以武道传说的体魄恢复力,竟然也留下了巨大伤疤。
犹如龙一般。
魏懿文这般文人何曾见这般惨烈模样,不由悚然微惊。
下意识地起身,道:
「太师,这是!」
姜素将宽松罩袍重新穿好,回答道:「我和李观一在镇北关外大战,他以长生不灭功体,撬动生机体魄,和我死拼,他付出的代价不小,但是,老夫也不是轻松获胜。」
姜素拿起棋子,道:「我这些时日,时常想到过去,那时候陛下在摘星楼上看着天上群星万象,那时候江南的剑狂还在闭关,万物生发。」
「但是现在,陛下已驾崩在了战场之上,慕容龙图也离了江湖,我那个时代,那些过去的人一个一个消失不见,这让老夫终于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我好像,被他们抛下来了。」
魏懿文道:「太师何出此言,天下军神,即便是山河崩裂,有君在此,也可以只手撑天。」
姜素道:「我已经老了。」
这是一句很残忍的话。
也是一句魏懿文从不曾想到会在姜素口中听到的话。
以至于这位曾经给破军造成了不少麻烦的宰相思绪都顿住了一下,姜素道:「老夫名动一时开始,已经有三百余年,武道传说的寿数,不只是三百年,
但是我在战场上成名。
「年轻的时候仗着武功,拼死往前的事情做得不曾少了,气血消耗这般大,
早早就动摇根基,如今的我,已经不是当年了。」
「李观一却在鼎盛。」
「他还可以在一场一场大战里面汲取经验,不断提升,他在负伤之后,会比我更快的恢复,他还会变强,而我不会了,我的身躯不会在受伤痊愈之后变得更加强韧。」
「甚至于还会因为过去三百年一场场恶战里面留下的伤势而感觉到疲惫和衰弱。」
「我在变弱,而李观一在变强。」
「我的时间,不多了。」
「我们的机会,也不多了。」
魏懿文默许久,道:「太师的意思是。
’
姜素道:「如同陛下所说,二殿下,比起太子更适合此刻的天下,并非是因为姜远更加有才华,相反,正是因为姜远之无才无量。」
「如果是姜高的话,他一定会固执己见,会希望天下太平,他还太过稚嫩还抱着能不能和平相处的希望。」
「姜远会沉酒于享受。」
「他会希望我永远不回来,却又希望我击败敌人,姜素还活着的时候,他至少不会做得太过。」
魏懿文明白了,此刻的军神姜素,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一个明君,他已经拥有过一位气魄雄浑的君王作为自己的主君,已然满足。
如今的军神需要的是一座可以驰骋的战场。
还有一个,不会阻碍他的傀儡,
魏懿文道:「若太子殿下,未必会选择阻拦太师。」
姜素道:「是吗?」
「那么,老夫还可以稍微等等看,他们两人自己,就会给你答案,请吧。」
魏懿文叹息离开,忧心。
作为战将的姜素,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后方,但是他的稳定,是君王不要擅自干涉他的兵锋,是君王不是心中仁德,希望在这个关头就休养生息的仁君。
魏懿文则是丞相。
他时时面对着君王,自是不希望面对一个压制着自己欲望,顽劣不堪的皇帝,站在他的立场上,他不愿姜远上位,但是事情的发展却终究不由他所希望的那样。
天下短暂进入和平,有一来自于应国的使臣抵达江南。
是来自于太子姜高的使臣,带着重礼前来拜见秦王李观一,希望修两国的关系,李观一接待了这些使节,但是听到后者说出来的话的时候,李观一微微笑起来。
使臣是应国皇室之女,当年学宫的纵横家子弟姜采。
她看到那很是自傲的破军。
看到了当年在学宫里面的那些故人,她转交了来自于姜高的礼物,以及姜高的信笺,李观一看完信,道:「姜高———兄,希望我等议和?」
姜采道:「是,太子殿下如今统摄君权。」
「如今天下混战,自天启十一年秋开始,到如今天启十八年秋,七八年的时间里面,天下混战不休,百姓辛劳,士兵苦战,继续下去的话,百姓的太平日子何日能来?」
「秦王陛下,是当世的仁君,当年太子殿下和秦王有约,希望太平之日的时候,可以彼此饮酒。」
李观一将信放在桌上,道:「姜高兄—”」
「还是太稚嫩了啊。」
姜采抿了抿唇,她看到那秦王道:
「将礼物都带回去吧。」
姜采道:「陛下—.—”
她的话没能说出来,看到了秦王的目光沉静,却犹如锻打而出的兵器寒芒,
穿着一身墨蓝色的装束,腰环玉带,袖袍垂下麒麟纹,却平静按着腰间的剑。
鬓角的白发垂下,目光没有了曾经的凌冽,只是一种沉静坚定的力量感:「
谈判和议和,是不会有真正的太平的。”
「可惜了,姜高兄这些年,还没有成长吗?」
姜采想要反驳。
但是看着这年纪不大,却算是饱经风霜和天下的君王,有种当年见姜万象之感,被压制住了,秦王道:「青史悠悠,岂有王业而偏安者乎?
!」
「唯以刀剑之下,见得真章。」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姜采姑娘,请回吧。」
姜采呢喃道:「两军交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