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事如棋,一招换来千古业(2/2)

帐中,刘备李孟羲于狂风暴雨中,两人敲定了教育大计。

刘备受限于时代,刘备认为,天下人才有定数,人才都是生而聪颖的人中俊杰。

而李孟羲深知,人才来自于教育。

曾经,李孟羲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洋务运动时,李鸿章问一个德国顾问,如何强国。

顾问答,兴办教育可强国。

李鸿章又问,这办教育,得多少年得见成效。

顾问答,至少二十年。

李鸿章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顾问答,只有此法。

李鸿章笑着摇头,二十年太久了,中国等不了二十年。

又几十年后,又孙中山也遇到那个德国顾问,问如何才能强国。

顾问依然答,兴办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果。

孙中山也认为,国情危在旦夕,二十年太久了。

可自李鸿章,到孙中山,中国已过去三十多年了。

古来肩负大任者,无不有大智大勇,此一时人物,纵时难滔天之巨,亦丝毫不惧。

然,皆强急欲一代功成,急争朝夕,终输于长远。

他们输在,未能明白,人力有限,一人之力有限,一代人的力量同样有限。

正道若是沧桑,必要数代人矢志不渝,前赴后继。

若时艰国难竞克之时,必然在未来一代,那当下最重要的努力,就是教育。

因为当下的教育,培育的就是未来的一代。

李孟羲并不多聪明。

可他比汉代人,多了两千年的历史经验。

如李鸿章,如孙中山,他们急争了朝夕,输了长远。

李孟羲自中学到了重要经验和教训。

若天下动荡二十余年也不能定,那么于今日起便全力培养人才,二十年后,必已栋梁累累。

与天下豪杰争锋,论智,李孟羲或不能盖压天下,然而他此夜随手一棋,却胜尽了天下英豪。

世事如棋,一招竟换来千古业。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