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洗铅华的考验与告诫(2/3)

等到患者离开洗铅华看向唐毅,“你诊断出什么了?”

想到妇人进来时还在八卦那名青年,没想到自己才是那个患有绝症的人,这世界真是世事无常。

唐毅苦笑这从口中吐出一个字,“癌!”

对于这个回答,洗铅华毫不惊讶,这点从唐毅刚才给患者诊断时神情就能看出来,“那你说说,我用药的依据是什么?”

“主治脾胃气虚证,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胃为阳腑,脾为阴腑,胃主收纳,脾主运化。

胃气主降,脾主升清,一升一降,一运一纳,一燥一润相互配合。

故而用四君子汤加减。”

唐毅皱眉又想了一下,“《灵枢.五变》有云,胃肠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积累留止,大聚乃气。

患者食欲不振伴有呕吐,故而用陈皮开胃,半夏止吐!”

洗铅华满脸带笑,“那我再问你,为什么我不是说胃癌,而是说胃部阴阳合虚,为什么我只开了三副药?”

“中医没有胃癌一说,胃癌的形成在中医看来主要是由于内因和外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主要是因为患者情志长期不遂,忧思恼怒或者久病失治误治,脏腑功能失调。

而外因主要指的是像饮食失节或者感受外邪等。

而病机上来看多数是因为因虚治病,本虚标实,正虚和邪实共同作用,进而发病。”

“之所以开三副药,是因为就患者一人来就医,如实告知病情,病人可能会经受不住打击,做出傻事!

妇人吃完三副药,改善效果一般,下次就诊的时候就可能让家属陪同。”唐毅的回答有条不紊,逻辑清晰,就像一个从医多年的老中医一般无二。

全球十大疑难杂症里,癌症占据了百分之五十。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高达1800万例,每年因癌症去世的人数更是61万人。

癌症已经成为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普通人眼里,癌症就是绝症,与宣判死缓无异。

现如今社会,已经到了谈癌色变的程度。

别看很多人平时心态良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脸上都带着笑。

可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人的生活习惯,性格很可能发生改变。

洗铅华越听,脸上的震惊之色越浓,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么多,着实不容易。

要说最开始决定带唐毅是看中他缝合技巧,随着一上午的接触,洗铅华发现,之前自己还是因为唐永明的话,看轻了眼前这个年轻人。

看着面前的年轻人,洗铅华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这小子才二十三岁,就有如此医术和眼界,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自己以后要不要着重培养一下他?

“没想到,你这么年轻,竟然懂得这么多!

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不会的,可以随时请叫我!”

医院是一个讲资历,讲医术的地方。

医术够了,资历不够,照样无法晋升。

想要往上爬,就要不断学习的同时在医院熬年限。

等到工作年限达到了,再考职称,才有机会胜任副高的工作。

有机会不代表一定能,还要看科室有没有更高职称的岗位。

有岗位,有医术,有职称,院方对你在职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估,要是能力出众,才有资格胜任新的工作。

所以一般情况下,医院的竞争很激烈,丝毫不弱于一场宫斗戏,特别是上一任的主任或者副主任即将退休的时候。

一般而言,从住院医到主治医师需要3到5年,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又是五年。

现如今的洗铅华已经拿到副主任医师资格证,他的医术相比于科室中的一般医生不差,只要有岗位,就能上。

在洗铅华看来,唐毅二十三岁,最多不过本科毕业,嗯,至少档案上是这么写的,想要威胁到他的位置,至少要十年时间。

一个没有威胁,且医术精湛的后辈,洗铅华自然不吝啬的提拔一二。

对于洗铅华抛过来的橄榄枝,唐毅没有拒绝的道理,“谢谢洗医生,以后遇到不会的,希望您不要嫌弃。”

洗铅华看了一下时间,“呦,已经十二点半了,走,我带你去食堂吃饭。”

跟在洗铅华身后,两人一起来到食堂。

“咱们医院的食堂分两个部分,一楼对外开放,无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菜品少,味道一般。

二楼是职工餐厅,相比一楼而言强上不少。”洗铅华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给唐毅介绍。

“洗医生!”

“洗医生,过来吃饭啊!”

“洗医生好!”

……

急诊科因为其特殊性,与各科室来往密切。

再加上洗铅华本身资历老,人缘不错,一路上和他大招呼的人也就多了些。

有年轻的医生护士打招呼,洗铅华也不端架子,一一笑着回应。

洗铅华递给唐毅一个盘子,“每月医院都会给饭卡里打三百块钱的餐费,一般情况下是用不完。

你刚来,饭卡还没有办下来吧?

就先用我的。”

唐毅也不扭捏,道了一声谢,随便点了几个菜,有荤有素,搭配的还算合理。

两人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洗铅华一边吃,一边给唐毅介绍医院的情况,“咱们医院作为国内最大的中医医院,国手有三人,分别是火神派代表燕南北,学院派方浩洋,骨伤科的廖明渊。

每月的一号或十五号,他们三人中的一人就会在咱们急诊科坐诊,到时候我找找机会看能不能安排你过去,给国手们打打下手,不说学到什么本事,留下个好印象对你今后在医院的发展也有好处。”

唐毅嘴角抽搐,“谢,谢谢洗医生。”

洗铅华夹起一筷子菜,“谢什么,成不成还是两说了。”

两人正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一名中年人医生端着盘子坐在洗铅华旁边,“洗医生,你旁边这位是咱们急诊科来的新人吗?”

洗铅华扭过头,“海涛啊,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唐毅,唐医生,别看他年轻,外科缝合上可是一把好手!”

刘海涛伸出手,笑呵呵的道,“刘海涛,中午的时候就听说了咱们急诊科来了一名年轻的医生,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缝合了八名患者,比我们这些老人厉害多了,果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上午车祸患者送来的时候,刘海涛正在给一名急诊患者治疗,所以没有见到唐毅。

唐毅带着到办公室赵欢欢缝合,刘海涛才出来。

在唐永明的安排下,也加入到了缝合伤患的队伍中。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刘海涛只缝合了两名患者,相比于唐毅的八名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有差距,就有比较。

林雅韵在护士圈里一说,那个新来的医生多么多么厉害,缝合水平可比的住院医厉害多了,与自身主治的水平差不多。

很不幸,刘海涛就是被护士小姐姐们拿来和唐毅比较的其中一个。

你才多大,就说老?

唐毅心理不爽,可还是放下筷子与刘海涛握了握,“我也就外科缝合水平还可以,至于其他方面还要像刘医生学习。”

相处了一上午的洗铅华多少知道点唐毅的水平,可刘海涛不知道啊,一副前辈教训晚辈的口吻,“嗯,外科缝合只是小道,咱们在国医堂急诊除了缝合,急救之外,还得看中医水平,望闻问切,辩证,开方抓药不行还是落了下成。”

唐毅点头,装出虚心受教的样子,“刘医生说的对,我还年轻,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刘医生不吝指点。”

刘海涛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嗯,不错,小伙子,肯学就好。

真到那时候我指正你错误的时候,不要不耐烦啊!”

洗铅华呵呵笑道,“唐毅啊,刘医生来咱们科室也快八年了,前段时间刚拿到主治医师资格证,水平还是很高的,以后我要不在,就多去问问刘医生,知道吗?”

唐毅心里嘀咕,八年才拿到主治医师资格证?

在逗我吗?

怕不是专科院校毕业的吧?

也不对啊,专科毕业拿到主治医师资格证也只要七年。

这是洗医生在提醒我,这家伙水平不咋地?

“刘医生在医院呆了八年,想来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一个新人,在急救方面确实欠缺很多。

要是洗医生不在啊,我还真得跟着刘医生好好学学!”

洗铅华话里的正是有这一重意思,另一重意思是告诉刘海涛,唐毅是我罩着的人,你想找拿捏对象,也要分清谁的人。

刘海涛听明白了洗铅华话里的意思,唐毅脸上带笑,语气客气,可话中的意味也很明显。

你也就临床经验比我厉害点,我了真遇到问题第一个找的也不是你,自己不要太看的起自己。

只是两句话的功夫,刘海涛只感觉脸上臊得慌,‘八年拿到主治医生资格证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