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49章.三晋必胜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大战前夕,函谷关大营中充斥的不是宁静,而是一腔热血与奋勇的备战之音。

秦国输不起,秦国必须胜!

山东诸国之所以敢合纵攻秦,具体的原因要追溯到上一次秦齐的观泽之战。

那时秦魏合谋,意欲攻打齐国,可关键时刻魏国竟然倒戈,帮着齐国合攻秦国。

秦国中计,被迫迎敌,损兵一万,却杀敌两万,虽败而不失风骨,齐国却是惨胜。

但观泽之战,给了列国一个错觉!

那便是秦国并非战无不胜,只要指挥得当,兵精粮足,攻破函谷,直捣咸阳,指日可待。

嬴驷此次便要让列国认清自己,也认清秦国!

不管步战、马战,只要是战斗,我秦国都是你山东六国的祖宗,三晋合兵,那就有来无回!

由于翌日大决战需要养足精神,嬴驷没留众将太多的时间,明了任务之后,便各自回营休息去了。

清晨。

初升朝阳金色的阳光落在函谷关城头,为城头的秦军将士镀了一层金光。

他们仿佛战无不胜的金刚佛陀,静静的站在那里,望着城外潮水般的大军。

联军大营。

犀首跪坐在帅位之上,他一夜未眠,双眼隐隐出现黑眼圈,略显疲惫。

在其左前右前方,分别跪着的是赵国大将赵固,韩国太子奂,以及武安侯韩鹏。

自从上次武安侯被嬴驷灭门并废掉了老二,他一直想着复仇秦国,此次正是大好时机。

犀首却是一筹莫展,燕国与中山国,不顾同盟情谊,擅自撤军,使联军势力大为削弱。

影响最大的,便是士气问题!

燕国为何撤军?

明白人自然知道,肯定是嬴驷派梅长苏使用了什么阴谋诡计,太子平听信威胁之言,中计而撤。

可不知道真正缘由的三晋士兵会怎么想?

他们一定觉得秦军势大,燕国太子平慧眼见敌不过,落荒而逃,以免造成太大的伤亡。

自从燕军拔营开始,联军大营之内的流言就一直没停过。

“将军,未曾开战,便退两国,秦王果然铁血手腕,但这等同盟,韩鹏也是前所未见!”

武安侯喝了口烧酒,心情不太好,燕国太子平就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韩国太子奂叹了口气,也有些一筹莫展:“武安侯,要不退兵吧,韩国打不起。”

静!

此话一出,满屋人静。

士兵流言纷纷还不够,你主将难道也要将惧秦之心表现的如此明显?

打不了?

韩国凭什么打不了?

韩鹏顿时就不乐意了,一巴掌狠狠的拍在案牍上,高声道:“太子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大军到达函谷关已有数日,难不成就是徒耗钱粮来旅游的吗?”

“那也好过兵败!”

太子奂寸步不让:“武安侯你想过没有,若三晋战败了,韩国要如何面对秦国?

是割地求和?

还是上门道歉?”

“谁说韩国会败?

韩国不会败,此战过后,秦国将不存。

太子,这种有损士气的话,你也说得出来?”

“一战灭国?

就凭三晋联军吗?”

太子奂冷笑两声,摇头道:“你我都知道,这不过骗小孩的屁话而已,秦国存国数百年,经历了大大小小多少战,可秦国不仅没破灭,反而越来越强大!”

列国之中,要么从未真正的强大过,要么盛极而衰,可是像秦国这种一直强大的,确实没有。

这个种族为何有如此韧性呢?

“都别吵了!”

公孙衍将宝剑放在案牍之上,颔下的红巾飘了飘,眼神敏捷异常:“燕国来与不来,对联军影响不大,联军的主力,主要还是三晋。”

“切。”

太子奂闻言脸色暗淡,说的可真轻巧,若五国都在,胜算自然要更大。

可现在呢?

还没开打,两国便已经跑了,虽然还未开战,可是联军已经输了先机。

“太子想临阵脱逃吗?”

公孙衍目光如炬,直视韩国的太子奂,他可是联军主将,焉能不战而逃?

太子奂低头沉默不语。

韩鹏赶忙将话茬接过来,拱了拱手,道:“太子说话有口无心,将军恕罪,韩国愿战,韩鹏还要报仇,韩国还要雪耻,若此时撤兵,不摆明了说我韩国怕了秦国,割地求和算什么,总好过尊严受辱。”

联军大营虽然不是战场,但此时却因意见不和而吵得沸沸扬扬,这是联军最为忌惮的。

一旁的赵固一直没怎么说话,他是赵国代表,赵国在赵武灵王即位之后,国力日渐强盛。

此时的赵国,虽然不及秦、齐、楚三强,但综合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赵国君臣睿智,从来不向外袒露家底。

这次合纵伐秦,便是赵国国力提升之后的第一战,赵固还要看看他赵国军队的战力。

演习都是假象,只有真正的实战,才能真正检查一只军队的整体战力!

“赵固将军以为如何?”

犀首投来目光,他自然希望赵国支持他,如果韩国意见不一,赵国再捉摸不定,那这合纵就真没什么意思了。

赵固拱了拱手,身上红袍飘起,微微笑道:“方才听几位将军争论,觉得并非全部没有道理,只是,一国惧秦也就罢了,难道三国合纵也惧怕秦国?”

公孙衍闻言眼睛一亮,他已经能判断出赵固是和他一个阵营的。

太子奂脸色不太好看,眉头皱了皱,问道:“将军此言,韩奂不解?”

赵固解释道:“韩赵魏本是一家,我三晋同心,伐秦、伐楚、伐秦,都不在话下;可最怕的,就是三国不同心,不同心便是散兵游勇,莫说攻打秦国,就是攻打宋国、攻打蜀国,也会败北。

太子啊,三晋既然已经联军,秦国纵然是头猛虎,我们也要掰下他两颗牙来,若任由猛虎食人,我们亦难逃虎口。”

太子奂脸色阴沉不定,细细琢磨,赵固的话确实有些道理。

三打一,还有打不赢的道理吗?

“韩奂知错,请两位将军见谅。”

“哈哈。”

公孙衍一笑,举起酒杯:“无妨,三晋合兵,有意见就要直言,如今军营流言四起,应速战速决,干了这碗酒,下午与秦军决战!”

“干干干,此战必胜!”

“韩国必胜!”

“赵国必胜!”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