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蹩脚的小偷(1/2)
贺六凝视着张康辰的眼睛。
张康辰目光闪烁,明显是心中有鬼。
贺六道:“载阳赌坊会畏惧你一个正六品小官儿?
呵,你哄谁呢?
载阳赌坊,是宁阳侯世子所开。
正六品在天上掉下个花盆就能砸死个官儿的京城,只是微末小官儿而已!
永定河里的王八,恐怕都要比京城里的正六品官儿多一些!
载阳赌坊会怕你?”
张康辰一时语塞。
贺六又指了指那枚青铜印:“文人雅士,铸铜印,刻字自娱,本是常见的事。
可你看看这印把儿铸的是什么?
如果我没记错,这是魍象吧?
张主事是在礼部任职的,我问问你,印把儿铸魍象,是什么人的印?”
张康辰脑袋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没有答话。
贺六笑道:“你不说,我告诉你!
伪元亲王印,才铸魍象为印把儿!
你自称这枚印是你铸着玩儿的?
就凭这一点,我就能治你一个图谋不轨、意图谋反的大罪!”
张康辰闻言眼冒金星,腿一软“扑腾”跌倒在地。
洪朗在一旁听出了端倪:“六爷,勃拜叛乱时,便自称是世袭的伪元梁王!
难道说,锅里熔的这颗印,就是内阁丢失的那一颗?
不对啊。
勃拜的印不是金印么?
难不成是勃拜叛乱,军饷有限,没舍得用黄金铸印?
而是用青铜铸造后,外面刷了黄漆?”
贺六摇头:“不!
勃拜金印,是实打实的黄金铸成。
李如松虽然看上去是个粗人,却是外粗内细。
他缴获勃拜印后,怕文官们聒噪他私藏,主动将印送到了京城。
又请了时任内阁首辅王锡爵,礼部三堂官做鉴证。
王锡爵老首辅是收藏大家。
如果印是铜的,他又怎能看不出?
他定然会告诉皇上的。”
半躺在地上的张康辰,此刻已经是汗如雨下!
贺六对张康辰说道:“你好歹也是个京官儿。
应该听说过这句话吧?
宁进阎王殿,不进镇抚司。
北镇抚司那边,有大小刑数百种。
不知道你想不想尝个遍?
我劝你,还是老实招认这枚青铜印的来历,免得皮肉受苦!”
张康辰一闭眼,咬着牙说道:“我已经说过了,青铜印乃是我铸着玩儿的!
至于印把儿铸成魍象,是因为我才疏学浅,一时忘了魍象代表伪元亲王。”
贺六爆喝一声,咋呼张康辰:“别以为我不知道!”
要说咋呼犯人诱供,“别以为我不知道”七个字可谓是万金油。
想当初,嘉靖年间的锦衣卫审讯高手金万贯,在讯问案犯时,就最爱用这七个字。
张康辰道:“你,你知道什么?
我愿闻其详。”
贺六继续咋呼道:“两年前的事儿,你以为我不知道么?”
其实,贺六搬出“两年前”这个时间,只是因为他怀疑两年前有人在内阁值房里偷偷用过勃拜金印。
至于此事是否与张康辰有关,他并无半点的把握。
这叫有枣没枣,先打上三杆子。
张康辰彻底傻眼了:“两年前的事,你都知道了?”
贺六点点头:“我早已心知肚明!
锦衣卫天上的事儿知道一半儿,地上的事儿全知道!
让锦衣卫盯上的案子,盯上的人。
。
。
呵,你觉得你能逃过一劫么?
我现在给你个机会自己说,就是想留你一条生路。
招认从宽,狡辩从严,这是锦衣卫问案的规矩。”
张康辰始终是个六部小官,他还是不了解锦衣卫。
锦衣卫其实是“狡辩从严,招认更严!”
张康辰试探性的问:“我要是全招了。
不知道锦衣卫的上差,能否以寻常的偷窃罪治我的罪。”
贺六心中暗喜:好了,这厮现在要开口。
贺六笑道:“成啊。
说说吧。”
张康辰开始招供。
两年之前,他官场失意,心灰意冷。
虽因体格健壮,被调入内阁做行走,可他心里明白,这不是阁老们器重他。
只是因为他生得健壮,适合早晨到尚宝司挑折担!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他在内阁当了四个月的差,首辅王锡爵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
☆'看dp正、版章lq节√=上!0…
张康辰心想,官场失意,赌场我总该得意了吧?
他染上了耍钱的恶习。
他学会了泡赌坊。
前五日,倒是赢了两百多两银子。
可第六日的晚上,他不仅输掉了赢来的银子,还输掉了为官十五年攒下的积蓄。
且倒欠了赌坊一千两白银!
张康辰没有办法,只得变卖祖上传下来的土地换银子。
也尽进卖得了四百五十两,尚欠五百五十两。
刚才贺六所言不错。
载阳赌坊的老板是宁阳侯世子。
他们才不怕张康辰一个六品小官儿。
载阳赌坊收官员欠债,不打你,也不骂你。
他们有一个比打骂恶毒一万倍的法子。
譬如说,张康辰是礼部的官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