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西湖边有贾府(1/2)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街上都没了几个人,然而一敲门门就开了。
仆役如释重负的打着大大的哈欠,将院门仔细关好落锁。
赵嘉仁看到家里正厅还亮着灯,就直接去了厅里。
身为此时大宋最大上等蜡烛制造商赵嘉仁的父亲家,自然不缺上等蜡烛。
实际上官家用什么贡品蜡烛,赵嘉仁的老爹家就用什么蜡烛。
明亮的烛光下,就见到赵嘉仁的老爹正坐在屋里边喝茶边看书,他背后墙边的座钟已经是晚上十点。
见儿子进来,赵知拙放下书本,向儿子招招手。
父子两人坐下,赵知拙问道:“我孙儿可好?”
“他好的很,都会满地爬了。
不过此次我不是来看望爹娘,就没带他来。”赵嘉仁答道。
赵知拙笑了,“哈。
三郎,好歹我也带着你们兄弟姐妹到处走,你担心孩子们旅途劳顿,难道我就没担心过?
不用说那些。”
听了父亲的话,赵嘉仁心中一暖。
都说没当爹妈不知道爹妈的辛苦,现在赵嘉仁当了爹,就知道当爹的滋味。
那是很困惑的感觉,赵嘉仁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优秀的人,可赵嘉仁深知自己距离优秀差得远。
自己知道的当然可以教给孩子,但是自己知道的就是对的么?
自己有这种惶恐,再听到老爹讲述他当年的不安,赵嘉仁觉得格外亲切。
赵知拙继续说道:“三郎。
你说你想在做福州知州,我倒是也找人想让他们说项。
可那些人都说此事只有贾似道才能做主。
你以前就与他素有来往,你爹我是帮不了你啦。”
说完,赵知拙叹口气。
这一瞬,赵嘉仁觉得老爹赵知拙是老态毕露。
这下赵嘉仁心中一阵难过,老爹赵知拙不是什么名臣,作为父亲也谈不上给赵嘉仁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但是借用老妈的话‘你爹比起旁人强的没影’。
能够成为四品官,历任这么多职务,最终当上京官。
在大宋也属于1%的范畴。
想必他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
然而此时赵嘉仁看到的却只是一个老者而已。
“请爹放心,这些事情我会处置。”赵嘉仁答道。
“那就好……”赵知拙叹道。
说完之后,赵知拙突然想起件事,立刻说道:“董宋臣已经回京了。”
“哦!”赵嘉仁眼睛一亮。
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消息,老爹提供的消息还真的很及时呢。
盯着赵嘉仁看了片刻,赵知拙认真的问道:“三郎。
你怎么看董宋臣回京。”
赵嘉仁心里面盘算片刻,试探着答道:“官家素来器重董宋臣,视之为心腹。
因为贾似道一定要将董宋臣赶出京,官家才不得不将其外放。
他回京,难道是因为官家觉得身边没有贴心人么?”
听了儿子的话,赵知拙忍不住苦笑起来,“呵呵!
我还以为嘉仁你想不通这点,没想到我要想好一阵子,嘉仁你片刻就能明白其中关节。
你娘没有白疼你啊!”
第一次听到老爹说出向老娘服软的话,赵嘉仁也颇为讶异。
这种心态和他老爹以前那种一家之主的范儿完全不同呢。
难倒老爹已经没了争强的心境么?
然而赵嘉仁心中还有不解,“爹,一般来讲,官家那么器重贾似道,贾似道怎么会弄到让官家觉得身边没人呢。
我觉得以贾似道的聪明,总不至于如此吧。”
“贾似道又不是丁大全。
丁大全为人喜欢逢迎讨好,总是想做到让人高兴。
可贾似道好歹是官宦出身,自视甚高……”说到这里,赵知拙沉默片刻,像是在斟酌言辞。
听了片刻才继续说道:“嘉仁。
哪怕是你跟着你娘在泉州,却也是父母双全的。
贾似道他爹死得早,他娘不过是他爹的一个妾。
难免就心性不足。
我看你大胜之后做事依旧稳重,可贾似道大胜之后再没了顾及,好像他就天下无双。
若是你和贾似道易位,我可不觉得你会逼走高达,逼死向士壁,逼反刘整。”
这话声音很低,里面劝解的意思远胜过不满的发泄。
但是赵嘉仁依旧觉得背上一阵的发寒。
就赵嘉仁的感觉,赵知拙并不是一个尖酸刻薄之辈。
而赵知拙对贾似道的评价可是非常尖酸刻薄。
充满了不满。
赵嘉仁连忙问道:“爹,不知京城的官员是否都这么一个想法?”
“都这么个想法却也谈不上。
毕竟贾相公此时权倾朝野,努力拔擢各种人才。
不过大家敢怒不敢言倒是有的。”赵知拙给儿子了一个回答。
这个评价让赵嘉仁对历史的感触更深了一层,看来贾似道的覆灭早就有问题。
而不是突然之间就被整出来。
正在想,赵知拙突然笑了一声,“嘉仁可否认识文天祥?”
赵嘉仁一愣,他没想到老爹竟然提起这么一个熟悉的名字,他答道:“见过一面。”
赵知拙说道:“满朝文武都不敢对贾似道说什么,只有文天祥一人却敢上表说贾似道跋扈。
此人肝胆如铁石。
嘉仁,你可不要学他那样。”
对老爹的告诫,赵嘉仁也就只能听听。
亲眼见到身材高大的文天祥之前,赵嘉仁对此人的评价不高。
真的见到之后,赵嘉仁才觉得此人真的可敬。
听了老爹的描述,赵嘉仁觉得文天祥的品行实在是值得钦佩。
虽然也对贾似道不满,赵嘉仁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文天祥能做出的事情。
此时天色已经晚了,赵嘉仁就劝老爹赶紧去睡。
等老爹回屋,赵嘉仁也回到他的屋内躺下。
明天还得去见贾似道,对于心态完全变化的贾相公,赵嘉仁不知道这次会面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赵嘉仁变了,贾似道同样变了。
带了蜡烛与香料,赵嘉仁前往贾似道的官邸。
对于有大功的臣子,大宋封赏中比较高的是赐宅邸。
官家就赐给贾似道一座西湖边的宅子。
这座宅子很大,门口挂着匾额,上书‘后乐园’。
应该是取自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就见大门紧闭,门禁森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