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吹打(4/4)
杨业之死有两种说法,一是潘美为王侁所逼,不得己撤兵。
二是潘美是军事名家,知道轻重,只是平汉时,杨业与潘美已经结怨,后来杨继业战绩赫赫,故潘美默视王侁撤兵令,导致杨业身亡。
潘杨恩怨不提,可当时朝廷处罚同样很严厉,监军王侁是赵匡义的亲信,比阎文应在赵祯心中地位更高,杀之。
潘美是开国最重要的功臣,连贬三级。
比起这二人,朝中这些士大夫们什么都不是。
若仿照此例,一旦元昊谋反,郭劝与李渭虽不杀,至少也一抹到底,流放岭南,不算过了的。
继续道:“陛下太软了,臣写的书,陛下应当看过。
所谓的帝王之道,也不过是平衡之术,是中庸的一种。
仁不能行妇人之仁,以仁为本,以义为节,仁义有序,才是真正的大仁。
或者换一句话来说,有恩可赐,有威可立,适当的以威挟制,才能真正广行恩泽。
若陛下做不到,不如与李元昊商议一下,赐其丰厚的岁币,只要让他答应称臣,那怕给其与契丹人同样的待遇,还省得战争,省得百姓死亡,省……钱。”
一场大型的战役打下来,会花费几千万贯计。
所以说省钱。
继续说道:“若打就要有决心打,立赏罚,至于钱帛,臣在杭州做一做,可以多少替朝廷解决一些钱制之困。
若不立赏罚,相信不久后李元昊会上书侮骂朝廷。”
“为何?”
“我朝乃是他们的宗主国,自李德明起,我朝政策一直以优容为主,他部下多族对我朝不恶。
并且以他的能力,只是伤害边境与西北,不能动摇我朝根本。
所以侮骂,让我朝主动攻打过去。
就让他得到借口,团结诸族。
但陛下若做不到刚才臣所说的,最好让他侮骂,反正朝中多是求和派,李元昊伤害的是边境几十个州府几百万百姓,不伤害他们的家人。
陛下又要仁爱,就让他骂吧,就让他伤害边境几百万百姓吧,最好让李元昊做宗主,让陛下向他称臣。”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