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再立奇功 (二合一)(2/3)
此等威压,震撼人心。
生与死的抉择,阿木尔很快就做出了选择,他转身面向大明天子然后缓缓跪下请罪道:“番邦使臣不懂礼数,还请大明皇帝恕罪!”
这一幕变化,再次让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他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现在的沈忆宸,举手投足之间已经有了定国安邦的能力,四海番邦莫敢不从。
特别是站在殿外回廊的那些地方官府高级官员,此情此景更是难得一见,心中带来的震撼简直无以复加。
甚至很多人都忘记了朝贺礼仪,互相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起来。
“难怪本官听闻沈三元出镇山东治水,山东布政司文武官员俯首帖耳,这般上官威仪简直闻所未闻!”
“这可是奉天大殿,沈三元都敢如此肆无忌惮行事,天子重臣更是无人劝阻,下官也算是开了眼界。”
“本官乃河南布政司参政,去年何止山东布政司俯首帖耳,三省八府之地无一例外听命于沈佥宪。”
“鞑虏终究是鞑虏,岂能挑衅我天朝上国威严,沈翰林真乃国朝颜面!”
愈演愈烈的谈论声,很快便被奉天殿内朱祁镇的声音打断。
“尔等蛮夷不通文教礼数,朝贺仪结束之后,前往四夷馆好好学习一番!”
朱祁镇面色严肃,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两年那个少年天子,并不会因瓦刺使臣的“委屈求全”,便高兴的认为彰显了大明国威。
瓦刺使臣敢如此放肆的背后,代表着蒙古铁骑的崛起,他们已经不甘心再居于漠北苦寒之地,对中原万里江山起了觊觎之心!
可能当初自己就应该听沈忆宸的,早早防备也先的崛起。
“下臣遵命。”
阿木尔磕头领命,然后缓缓退到番邦使臣队列之中,满脸不忿的望着沈忆宸。
等来日我鞑靼铁骑踏破京师九门的那一刻,今日之辱必当百倍奉还!
随着文武百官跟番邦使臣的祝词完成,就意味着“朝贺仪”这项大礼也就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天子设宴款待群臣,彰显君臣相得的“大宴仪”。
只见数千宫人跟光禄寺官员,从皇城各处鱼贯而出,把早已准备好的座椅酒席摆放整齐。
然后参与正旦朝会的文武百官,按照官衔高低不同入席。
不过翰林院五品官员,可以高坐四品的绯袍大员桌,于是沈忆宸便于倪谦等翰林前辈,一同坐在奉天殿内的末席,甚至还出现了一抹怪异的场景。
那便是满目绯袍大员中,出现了一桌青袍翰林官。
而在这一桌身着青袍官府的翰林中,又出现了一名穿着绯色麒麟赐服的官员。
放在那些不明真相的番邦使臣,以及偏远州府官员眼中,真可谓是一头雾水。
“大宴仪”相比较其他宫廷盛宴,更多了一份过年的喜庆,意味着规矩恪守程度,也相对要松懈一些。
很快入座官员,开始互相举杯道贺新年,瞬间就冲淡了之前瓦刺使臣带来的剑拔弩张气氛。
推杯换盏过后,礼部尚书胡濙站起身来,举起酒杯朝着朱祁镇说道:“老臣斗胆,还请敬陛下一杯。”
杨溥逝世后,除了勋戚英国公张辅外,胡濙就成为了最德高望重的文官。
身为四朝元老,加上托孤五大臣之一,也只有他有这个资历向皇帝主动敬酒。
“胡爱卿这些年劳苦功,请。”
朱祁镇不但称赞了胡濙一句,还非常给面子的说了个“请”字,这对于臣子而言,简直是莫大的尊荣。
“多谢陛下称赞,此乃老臣本分,当了此残生尽心辅佐!”
胡濙一边说着,语气变得哽咽起来,目光中还出现了感动的泪花。
望着胡濙这副动情姿态,朱祁镇也不由动容,想当初看着自己长大的托孤五大臣,如今就只剩下英国公跟大宗伯两人。
“胡爱卿何出此言,俗话说老当益壮,朕来日可还需要爱卿辅弼朝政。”
“陛下厚爱,臣真是愧不敢当。”
说罢,胡濙抬起以后擦拭了一下眼角,并且这一幕君臣相得的场景,让很多人看了之后心生感触。
毕竟是托孤重臣,哪怕这些年大宗伯在礼部低调行事,并未如同三杨那般掌控朝政大权,依然简在帝心。
“陛下,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替新人换旧人。
老臣哪怕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大明终究还是需要更为年轻的能臣干吏。”
胡濙这番话落下后,殿内绯袍重臣,大多下意识认为他指的是沈忆宸。
毕竟沈忆宸挟治水不世之功回京,是年轻官员中唯一有过实质政绩的后辈,担得起能臣干吏这四字。
甚至很多人心中揣测,莫非胡濙与沈忆宸达成了某种协议,这是在陛下面前继续推他上位?
可接下来的一番言语,就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了。
“正旦朝会乃国之大典,不如让翰林院的年轻后辈们,来书写几封祝词祈福。
一来能彰显我大明文运昌荣,二来能展现我大明人才济济,陛下意下如何?”
往年正旦朝会,也偶尔会有除了重臣外的年轻官员贺词,不过一般是由最近一科的状元及第上表。
朱祁镇听到后,就下意识认为胡濙要让沈忆宸来祝词,于是点了点头道:“就依胡爱卿所言。”
三元及第,六元魁首,文采自是斐然。
刚好趁此机会,让这下番邦蛮夷们,看看什么叫做礼仪之邦!
“谢陛下,翰林修撰杨鸿泽才华横溢,可由他来祝词。”
杨鸿泽?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朱祁镇着实有些意外。
不过想想杨鸿泽好歹也是乙丑科榜眼,才华毋庸置疑,而且为人刚正不阿,确实是一块璞玉。
“好,那就让杨卿家上表祝词吧。”
皇帝一声令下,殿外的杨鸿泽站起身来,在一众低品阶跟同辈官员羡慕眼神中,昂首阔步走入奉天殿内。
单单就这份不卑不亢的姿态,就引得无数人好评,果然大宗伯推荐的年轻后辈有点东西,属实少年才俊。
杨鸿泽甚至在经过沈忆宸桌旁的时候,朝他投来了一抹“宣战”的目光。
这份祝词杨鸿泽可谓沥尽心血,有着绝对的把握在文采上不输沈忆宸,正统十二年的正旦朝会,定然不会再成为此子的独角戏!
只见杨鸿泽来到大殿中央,朝着朱祁镇行礼后,便掷地有声的开始朗诵道:“伊月正之元吉兮,应三统之中灵。
顺天地以交泰,协太蔟之元精。
华幄映于飞云兮,朱幕张于前庭。
曜五旗于东序兮,表雄虹而为旌……”
一字一句,字正腔圆,辞藻华丽与精湛并存,可谓把个人才华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胪人肃其齐列,九宾穆以成行。
齐八荒于蕃服兮,咸稽首以来王!”
特别是最后这几句收尾,在经历过刚才瓦刺使臣的狂妄后,更是如同说在了朱祁镇的心坎上。
他想要达成的帝王目标,便是四海升平,八荒臣服!
“好,杨爱卿果然才高八斗,无愧于榜眼之资。”
对于这首祝词,朱祁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以往这种赞美,年轻官员中只有沈忆宸得到过!
“谢陛下称赞,臣感激涕零。”
杨鸿泽立马俯首道谢,不过在起身之后,他却说出了一句惊人之语。
“陛下,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沈侍读学士乃三元及第,才学深厚臣远不如矣。”
“趁此良辰吉日,不如也让沈侍读学士上表一份祝词。”
自古文人相轻,特别是对于杨鸿泽这种心高气傲之辈而言,更无法接受自己功名、仕途、文采,样样不如沈忆宸。
今日这场正旦朝会,杨鸿泽相信在祝词上面,沈忆宸自然也有所准备。
既然如此,不如正面对决一番,看看天下才华共一石,谁能做到独占八斗!
此言一出,在场绯袍重臣们脸上表情很精彩,以往就只有沈忆宸一个肆意妄为之辈,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一个。
翰林院这种清贵地方,还真是容易出狂生。
不过杨鸿泽这次逾矩之举,算是选对了时间,那便是于情于理,乙丑科状元都得在正旦朝会上祝词一首。
哪怕杨鸿泽不主动提及,朱祁镇都会让沈忆宸写上一首,所以这更像是推波助澜。
“沈爱卿,你可有准备祝词?”
说这句话的时候,朱祁镇脸上带着一抹玩味笑容。
杨鸿泽对沈忆宸的不服跟针对,简直溢于言表,这朱祁镇要是还看不出来,真是有些侮辱他的皇家教育。
不过对于帝王而言,臣子间有些摩擦争斗,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或者更直白一点说,臣子要是其乐融融打成一片,那才是对皇权的威胁。
既然如此,那就看看沈忆宸能否力压群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