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4章 悟空

上回书说道:溥勋等人在一个小小的岩洞内,现了一尊雕刻的精妙、形象逼真的头陀像!

经过仔细察看,巧英认为,那是一尊得道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肉身菩萨!

而珍妮弗却说,那不是尸体,而是一个活着的人!

溥勋赶忙上前,细看之下,为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妥?



便皱着眉问珍妮弗,:”怎么了?

你凭什么这么说!

不要胡说八道!

一惊一扎的,弄得大家风声鹤唳的!



珍妮弗闭着眼,连头也没抬,缩着脖子,用手指了指那头陀像的嘴唇,说道:”他!

他......他在呼吸!



此言一出,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众人仔细凑过去看,现唇边的胡须非常微弱的颤抖了一下!

过了好一会儿,又微弱的颤动了一下。

很明显,他在呼吸!

虽然气息很弱,频率很缓慢!

但他,的确是在呼吸,它不是一座披着衣服、粘着须的雕塑,也不是高僧留下的肉身菩萨!

而是一位还活着的头陀!

但身上铺满了厚厚的灰尘,山雀在他头上做了窝!

更有甚者,他身上的衣服一碰就酥了,像一个刚出土的千年古尸!

溥勋说道:”看来这位头陀是入了禅定境界,看这样子年头可不短了!



”这么说,他是入定了!

“云子问道。

溥勋点了点头,珍妮弗此时意识到这”活人“并不可怕!

也来了兴致,便问道:“入定?

啥叫入定。”

云子答道:”贝勒爷说得对!

这位头陀的确像是入了禅定境界。

这种“入定”的状态,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尔法教授是有过系统研究的。



见大家对于科学研究投来了信服和期待的目光,云子接着说道:”埃尔法教授通过邀请印度瑜伽大师试验证明,“入定者”左脑暂时休息,右脑兴奋地游动,甚至位于额叶的“沉默的区域”都会活动,可以自由想象,眼前会浮现出如同真实的视觉画面。

虽然听起来很神秘,但凡是两岁前的幼童,几乎全部都会具备这种能力。



听到此处,珍妮弗有些激动地说道:”奥,是的是的!

我想起来了!

这篇文章就表在一本叫做《东方古文化研究》的杂志上,我也见过的!

说是:只要打个响指,就可能把“入定”之人唤醒!



说着上前就要在高僧的耳边打响指,被溥勋一把拽了回来,小声怒斥道:”大胆!

咱们怎么能随意惊扰法师的禅修?



但也一个疑问,在溥勋的心头升起!

他是谁?

为何在此处入定?

跟我们刚才的梦境又有什么联系呢?

正当溥勋被这个问题所迷惑的时候,巧英儿无意间在石台的旁边现了一块青石板,青石板上放着一本落满了灰尘的经书,她恭恭敬敬的捧起来,拂去了上面的浮土!

“这是《无相皆空法咒》!”巧英儿兴奋的说道。

溥勋忙接了过去,细细的看了看,除了铺满了尘土,显得陈旧不堪以外,但从封皮和外观上看,与他们先前从地窨子的墙下翻出来的那一本,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当溥勋翻开经书的时候,扉页多出了一排鲜红的精致小楷,艳丽的色彩映入眼帘,直叩人心。

想来那行小字应该是用舌血做墨写成的。

内容很简单,写的是:“悟空在此入定,千年后之有缘人可助我剃理须。”

这行字让在场的四个人大跌眼镜!

其余的先不说,单是“悟空”俩个字,就足以让他们的思维飞上十万八千里!

”悟空?

孙悟空?

齐天大圣啊?

怪不得毛这么长呢!

原来是只神猴!

怎么没见有尾巴呀!”

珍妮弗兴奋得喊着,激动地双脚乱蹦!

竟然真的绕到了高僧的背后,想要撩起袈裟去找猴子尾巴!

让溥勋一把拽了回来!

可是经珍妮弗这么一引导,弄得巧英儿也是一脸迷恋的表情,嘴里嘀咕着:“天哪!

是“斗战胜佛”?

我小时候最爱听舅舅讲《西游记》了!”

是啊!

毕竟经历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儿,在他们眼里已经没有什么事儿,是不可能生的了。

即便这种没有万分之一可能性的假想。

溥勋看着两个童心未泯的姑娘,叹了一口气。

云子轻松的笑了笑,看了看溥勋,转头说道:“悟空”倒是“悟空”了!

只是我想:这位高僧不姓”孙“,而是姓”释“!”

“什么?

釋悟空?”珍妮弗和巧英儿同声问到,一脸的懵懂。

云子收起了笑脸,一本正经的接着解释道:“释悟空!

是一位唐代高僧!

他的俗家姓名叫作车奉朝,据唐氏记载,他在天宝十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中梦见了佛陀指路,所以在犍陀罗国出家了。

在贞元五年回到京师长安,在章敬寺修行。

释悟空较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并且回来时在龟兹、于阗等地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影响很大,亦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

可是这位高僧一直在西域传法,怎么来了这荒林之中呢?

我就不得而知了!



云子介绍完历史背景,端详着入定的高僧,托着下巴思考着心中的问题!

听完云子的介绍,巧英儿和珍妮弗明显有些失望!

溥勋见状,安慰道:“据说释悟空也曾到过那烂陀寺求学,在中国历史和佛学届有很高的地位。

由此,多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后来《西游记》故事里的“孙悟空”的形象。”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说他是”齐天大圣“的人物原型也不算瞎掰!

“云子接着说到。

溥勋点了点头,笑着看了看珍妮弗和巧英儿,说道:“不管怎么说,既然我们有幸误闯了高僧禅定的宝地,那就是有缘之人!

我们应该按照高僧的的吩咐,为他整理衣冠,洁面剃须!”

可是,就在他们为高僧修剪须的时候,奇异的一幕生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